7月23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首批國家産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追蹤調查與成效評價研究》(項目編号:BJA230028)赴湖北調研。我校3044am永利集团副教授、創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餘秀琴攜團隊組織了在鄂調研資源對接、實地參與調研并開展訪企拓崗,就企業與我校開展産教融合專項合作、拓展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崗位等事項進行了交流。
該調研項目由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導馬君領銜的課題組承擔,旨在追蹤、了解和促進首批63個國家産教融合型企業及其合作院校的示範引領成效,助力深入落實國家産教融合戰略部署。本次調研對象是TCL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華星)及其合作院校。武漢華星是目前湖北省唯一入選首批63個國家産教融合型企業名單的、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首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範單位,專注于中小尺寸顯示屏研發與生産制造,已成為光谷打造“芯-屏-端-網”萬億級産業集群發展的支柱企業。
調研組一行在企業方周詳安排下考察了現代化生産基地并組織了産教融合經驗和成效座談會。
座談會上,公共事務中心部長呂玉香、産教融合負責人陳祥經理等多位企業方代表和合作院校代表之一武漢軟件工程職院智能光電教研室主任黃焰從企校不同角度介紹了雙方探索組建産教融合共同體,依托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現場工程師、産業學院等多元載體,深化學生培養、員工培訓、技術研發、教材開發、課程建設、師資互聘等層面的産教融合經驗、挑戰與重點政策訴求,以及面向未來攜手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産教融合資源配置新格局的規劃藍圖。
随後,調研組奔赴武漢華星的其他緊密型合作院校。分别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楊俊武和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副院長金鑫的精心組織下參觀了兩校的光電芯片智能制造基地、集成電路虛拟仿真實訓室、封裝實訓室、激光加工中心等一系列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并就産教融合模式、成效和挑戰開展了詳細交流。
本次調研為項目組順利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積累了具有湖北産教融合特色的寶貴素材,也是我校産教融合工作和訪企拓崗工作中教授團隊主動作為、積極拓展跨區域、跨院校産學研合作的成果體現,同時也體現了我校在研究生人才培養中注重基于真實項目場景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現代化模式探索。
(通訊員:湖師教科院王威、餘岱珂,攝影:陝師大教育學部董雨楠)